其实这些日子宋援朝已经开始琢磨起广告这件事了,只不过目前要用钱的地方太多,再加上销售面还没铺开,短时间内没必要打这个广告。
可不管怎么说,一分厂要彻底有所改变,靠修炼内功和销售员跑市场是远远不够的,何况现在的一分厂仅仅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调整管理方向改变困境,离真正的脱胎换骨还差得远呢。
所以广告这个问题宋援朝只是暂放却不是不打,等到时机成熟他自然会考虑在电台、电视上打广告。可今天孙耀良和他聊盐汽水的销售,却让他看到了一个在销售的同时顺手打广告的机会。
仔细想了想,宋援朝开口问了孙耀良几个问题,孙耀良一一做了回答。
等听完了孙耀良的回答后,宋援朝心里有了底,当即就和孙耀良交代了起来,听着宋援朝的交代内容,孙耀良越听眼睛越是发亮,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一句建议就让宋援朝想到了更深入的东西,并且在这基础上延伸出去,打开了另一番天地……
何伟的心情非常不错,回到一分厂上班已经一星期了,在这一个星期里他学到了许多,让他受益匪浅。
真正当了销售员,何伟才明白自己当初和三弟一起琢磨着干个体户是多么随意的决定,如果当时自己真的这么去干了,弄不好亏本的可能性太大了。毕竟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做买卖这行,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菜鸟一头扎进去运气好的或许可以赚到钱,可一旦运气差些,不是被骗就是血本无归。
在孙耀良的教导下,何伟才渐渐懂得什么叫市场,什么又叫销售,做生意应该是怎么做的,考虑的问题重心在哪里,应该和客户是怎么打交道等等。
这些如果自己摸索的话或许要很长时间,甚至等自己撞个头破血流,吃了几次亏后才能慢慢总结出来。而现在在孙耀良的言教身传之下,何伟很快就搞明白了这些,并且付诸于实际之中。
当然了,现在的何伟离一个真正合格的销售员还差得远呢,他只不过是一个刚刚踏入这行的年轻人。不过何伟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出师,从而完成从菜鸟到老鸟的蜕变过程。
和三弟何骁相比,何伟的性子更沉稳些。
性格的差异注定何伟不会像何骁那样和人自来熟,而且嘴皮子也没何骁那么利索,不过何伟有他的优点,那就是他考虑问题往往也更深入些,每天下班回到家,何伟都会静静地把今天一天的经历在脑子里过一遍,回忆着同每个客户交流的过程。
就和下围棋一样复盘,找出一天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搞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琢磨着下一次如果碰到同样的问题自己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去应对等等。
除此之外,何伟还有一个本子,这个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接触过的客户详细资料,甚至连对方的家庭情况和个人爱好等等也做了备注。这些在何伟看来目前或许没什么用,但以后肯定是用得上的,把工作提前做仔细做扎实,才能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
何伟第一天跟着孙耀良去跑市场,何伟所在的小组就是三个小组里成绩最差的一个,过了几天后,临时小组解散,孙耀良宣布了各自的销售区域划分,没了搭档靠自己一个人去跑,何伟的成绩实在是不怎么样。
比起能说会道性格外向的弟弟何骁,何伟差得远。
小组解散后的几天里,何伟的销售成绩可以用一句惨不忍睹来形容,相比别人每天不断上升的客户名单,何伟谈成的客户数量连别人一半都比不上,尤其是和第一名的何骁比,只有他的四分之一。
面对这样的结果何伟心里异常焦急,他甚至担心这样的成绩下去弄不好就得被踢回家了。要知道他们这些合同工可是有试用期的,在试用期里不合格这份工作就直接丢了。
销售成绩差,市场始终打不开,何伟不免急得有些上火了,嘴上还起了个大泡疼得连吃饭都困难。正在这时,孙耀良注意到了何伟的焦虑,特意找他谈了谈。
谈话之初何伟心中忐忑不安,生怕一句“试用期不合格”的话从孙耀良口中说出,直接打发他走人回家。
还好,孙耀良并没有说这话,相反还关切地询问何伟在工作中有什么困难,是不是碰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又或者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面对孙耀良的关心,何伟起初并没打算说心里话,可随着孙耀良真挚的询问,再加上这些日子心里的烦闷,何伟还是慢慢把自己面临的问题讲了出来。
认真听完了何伟的讲述,孙耀良又询问了何伟这些日子究竟是怎么做的,甚至还看了看何伟那个记录了客户资料的本子。
等看完后,孙耀良告诉何伟不用着急,销售工作并不是只有一个固定模式,每个销售员的性格作风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善于和人交流,也有的人对市场的把握敏锐等等。
人和人之间都有着区别,这天下还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呢。销售员也是如此,性格和作风的差异注定了他们采取的销售方式不同,这是很正常的一种情况,别人的办法好用,但不一定适合他